知否:华兰出嫁十里红妆,明兰的陪嫁到底有多少?
宋朝有厚嫁之风,女儿出嫁,娘家要备下一笔厚厚的嫁妆。
有俗语说:家有五女,贼盗不过其门。意思就是说,谁家要生了五个女儿,光是陪嫁就能把家底掏空,连贼都不愿惦记。
《知否》开场是袁盛两家文定之喜。外屋宾客如云,席面好不热闹,内宅盛家祖母与华兰谈心。
祖母说到:你的性格最是和顺,又坚韧有盘算,我是放心的,但嫁妆压箱底,还是越多越好。
到底,祖母给华兰多少嫁妆?
剧版里只有两个盒子,一盒各色首饰、一盒田庄铺子的契约,要说这也不少,但原著还是说得更为详尽。
作为盛家的嫡长女,华兰出嫁时,风光无限,这让当时得宠的林小娘分外眼红:华姐儿足有一百二十八担嫁妆,还有田地庄子和许多陪房人口,真好气派啊!
盛家主君也有过介绍:老太太虽放过明言,每个丫头都贴补妆银一千五百两,可当初华兰出嫁时,她贴的可远不止这个数!
这还不止,老祖母特地将当年自己出嫁陪送来的一副红宝赤金头面送给了华兰。
这副首饰何其珍贵、何其奢华!
原著里这样描写到:盒子一打开,屋内顿时一片金灿流光。那黄金赤澄,显是最近刚刚清洗过的,红宝石硕大闪亮,每颗都有拇指那么大,大红火热,耀眼夺目,连出身富贵之家的王氏也惊住了,有些挪不开眼。
房妈妈解释说:这上面红宝石可是当年老侯爷从大雪山那边的基辅国弄来的,打成一整副头面给老太太做嫁妆的。从头上的、身上的,到手上的,足足十八颗,用赤足金仔细镶嵌打造出来,两班工匠费了三个月才打好的,就是戴着进宫里参见贵人也够了。
所谓千金小姐,当如是了!
嫁妆对于古代女子有多重要?
顾廷烨生母白氏,商贾人家之女,可因为嫁妆丰厚,甚至可以说是富可敌国,那汴京城里的宁远侯府老侯爷亲下扬州上门提亲。
林小娘也曾奢望,让她的纮郎备下十里红妆,为墨兰争取与齐国公府小公爷联姻。
可以说,嫁妆代表的是娘家的实力,而且不单单是经济实力,嫁妆丰厚,出嫁的女儿不必仰仗夫家存活,在婆家的日子有底气。
嫁妆之于古代女子虽说重要,当然也只是高门贵女,普通人家怕是艰难。原著也曾提到:有些钟鸣鼎食的考究家族里,那些受重视的嫡女,从牙牙学语始,长辈们便要一件件的攒嫁妆了。
就是一样厚薄的嫁妆,也有从繁从简两种情况。繁的,就是除却陪嫁的丫鬟、婆子、管事和固定资产,大到床、桌、柜、箱等家具,小到四季衣裳,甚至红木金箍的马桶和洗澡盆,夸张一点的搞不好寿衣都要备下了。
华兰出嫁时,父亲盛纮任职通判,官阶不高,而当如兰、明兰出嫁时,盛纮已从地方官员一跃而为京官,身份不同,俸禄不同。
那么明兰的嫁妆又有多少?
明兰的嫁妆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盛家主君主母的陪嫁。
虽然,在明兰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盛纮多有疏忽,但是在嫁妆这件事上,他却特地关注过。
在原著小说里写到,他特地就此事叮嘱王大娘子:我与你把话说明白了!这回无论明里暗里,还有前儿你给如儿置办的那座宅子,你都把两个丫头的陪嫁置办得一般厚!
并且,他还威胁王氏:老太太无论想给明丫头多少,你都不许啰嗦半句!如若不然…… 这话说得把王氏吓得当场面色苍白、周身颤抖。
盛家给明兰的有绫罗绸缎和贵重木材,还有长柏海氏准备的贵重精致的首饰摆件。
第二部分是老祖母的陪嫁,这就海了去了。
在剧里,明兰大婚前夜,老祖母亲自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盒子,逐一给明兰清点,有田产、房产、铺子、店面,还有京郊的一处庄子,五六百亩良田,并且自带一处风水极好的小山林。
而在原著里,盛家祖母更是想把自己当年陪嫁还剩下的箱子悉数都要给予明兰,明兰劝祖母留给长柏哥哥。祖母说到:这箱子不敢说价值连城,也够你一世无忧的,你真不要?
祖母最是疼爱明兰,幼时把她收于身边,悉心教养,给孤苦伶仃的明兰一世的温暖,嫁妆也备得丰厚,总担心明儿不够。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盛家有四个女儿,嫡出的有盛华兰、盛如兰,庶出的有盛墨兰、盛明兰,今天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四个女儿的嫁妆,看看古代女儿们的嫁妆里有什么,比一比她们谁的嫁妆寒酸,谁的嫁妆更体面。
1. 盛华兰的嫁妆
盛华兰是盛家嫡长女,论身份和地位,都是盛家最受宠的女儿。原著里华兰很爱笑,性子活泼、开朗很招人喜欢。她从小在盛老太太屋里养过一段时间,父母对她也很是疼爱。盛纮还抱着她到衙门里处理过事务。
华兰的嫁妆,小说里写出来的有:陪嫁的庄子七百亩,还有铺子若干;盛老太太给的银子00两(据盛纮说不止这个数)。还给了一副红宝石赤金头面,上面有拇指那么大红宝石十八颗,是用赤足金镶嵌打造出来。据说当时两班工匠费了三个月才打好,华贵程度就是戴着进宫里去参见贵人也尽够了,价值不可估量。
华兰的嫁妆还有一部分来自忠勤伯府的聘礼。原著里,没有忠勤伯府的老大为难盛家,忠勤伯府的袁文绍年纪大了,着急结婚,后来在盛纮咬文嚼字的忽悠下,又加了不少聘礼,盛纮也跟着添了一些嫁妆。
这是能说出来的东西,至于她的母亲王氏送的陪嫁,小说里,只有这么一句:王氏不止给了大笔嫁妆,还把府里勤快老实的丫鬟婆子挑了不少一齐陪送了过去。除了华兰身边的丫鬟婆子以外,王氏还陪送一个大丫鬟彩簪,老太太送了一个大丫鬟翠蝉。
2.墨兰的陪嫁
墨兰的婚姻,来的不光彩,所以注定了陪嫁也没有华兰的体面。墨兰出嫁的时候,盛老太太把林姨娘的产业对半分了给枫哥儿和墨兰,里面有0亩水田外加一片旱田。盛老太太又额外上00两银子,墨兰陪嫁丫鬟,只有她自己山月居里的丫鬟婆子。王氏和老太太都没有送陪嫁丫鬟。
电视剧里王氏只送了一只手镯,小说里,王氏还是比较要面子,给凑了8抬嫁妆,不过其中有三分之一虚抬。但也有多抬嫁妆是真的,不论价值几何,面子上也是过得去的。
至于永昌伯爵府,人家连婚礼也没有大操大办,说是刚出国丧,不适合铺张。聘礼也没有细说,但身份在哪里摆着,也肯定会有一些的。
3. 明兰的陪嫁
和其他孙女一样,盛老太太给了00两银子。和别人不同的是,还送给了明兰五六百亩良田以及田庄旁的一座小山林,这些田庄山林加起来折合成当时的银两就有七八千两了,外加好几大箱老太太存的名贵布料。
王氏送给明兰的嫁妆是:早年积存的绫罗绸缎和贵重木料,还有一些其他的银子和财物。后来,王氏还送了明兰和如兰一些珍贵的皮料和厚绒。
顾廷烨聘礼:8对足金肥猪(明兰属猪),足有00两;布料有江南的匹绡纱,江北的匹羽纱,各色彩绣的云锦蜀缎8匹.三四两重的龙凤赤金镯对,嵌珠龙凤赤金簪对。还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外加发菜等上品海味。还有不计其数各类三牲鱼酒四季茶糖果子等物件;最后是一对呱呱乱叫的肥胖大雁(宋朝流行送聘雁)。
除此之外,顾廷烨还送了其他金银首饰,丹橘和小桃足足清点了半个时辰,这些东西,都放进了盛老太太先前送的九层八十一套盒的乌木梨花雕漆的妆奁大箱笼里了。老太太送的这个乌木梨花雕漆大箱笼,价值更是不菲。
盛老太太送给明兰管理田庄和内务的崔妈妈一家四口,大丫鬟翠袖,王氏陪送的彩环。除此之外,还有明兰身边的小桃、丹橘等丫鬟。
4.如兰的陪嫁
她的母亲奉盛纮之命,大面上的东西,准备的和明兰一样。除此之外,她的母亲还给在京城买了一座两进三开的大宅子,当然私底下肯定会比明兰丰厚一些的。盛老太太照例是00两银子。
至于陪嫁的丫鬟婆子,除了如兰自己身边的人以外,王氏给了如兰一个彩佩,老太太把最老成稳重的翠屏给了如兰。
而文家的聘礼就比较单薄:一些少许的银两和首饰,外加花茶,团圆果,羊鹅,酒坛,木雁外加几匹好布料。因为文家家底不丰,应该是几个女儿中聘礼最轻的。
宋朝讲究厚嫁,盛家这几个女儿的陪嫁在今天看来个个都价值不菲,不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能够拿的出手的,但是因为姐妹嫁的丈夫各不相同,陪嫁也稍微有些不同,明兰幸运在于盛老太太心疼孙女,顾廷烨出手大方。不过因为顾家本身的地位,就比别人家要高,所以明兰尽管是庶出,但却是嫁妆最体面的那一个。
闵行二中和闵行三中离得远么?
闵行二中在瑞丽路上,北靠宾川路,南临江川路, 闵行三中在其东南方向,在华坪路上,东靠兰坪路,西边是工厂, 两校相距15-20分钟路程,江川一号线、闵马线可以到达, 七宝坐91路到莘庄后,换徐闵线、816路到东川路换江川二号线到瑞丽路下,也可坐到终点站换江川一号线、闵马线到瑞丽路下。 也可在莘庄坐莘荷线到瑞丽路下,都可以到闵行二中。七十年代,结婚有什么嫁妆,记得妈妈给我说,两个箱子,一个柜子,两床被子,新郎一身衣服,新娘一身衣服,在那个年代,已经很不错的了闵行老一辈的婚俗大起底!原来她们的嫁妆有这些……
婚俗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闵行旧时的婚礼,尽管环节繁琐
却充满了仪式感和喜庆的氛围
就连搬运嫁妆也比现在多了几分热闹
旧时嫁妆一般是船运、肩挑的,因而称为“搬、拿(本地音作nuo)嫁妆”,到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用拖车搬运,所以得名“车嫁妆”。
搬运嫁妆的人,根据民俗被称为“当官强盗”,大多是身强力壮的中年男人,因为他们做事稳当又懂礼数。其中最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被选做头目,人称“强盗头子”,如果头目已婚,且生养的是儿子那就最适合不过了,这样就不会招来新娘家说“闲话”。
有讲究的车嫁妆
车嫁妆用几辆车是有讲究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用八辆,讨个吉利。如果嫁妆分量重,千万不能说“扛”,否则要“吃生活(挨打)”的,只有搬棺材才说:“扛”,嫁妆再重只能讲搬、拿、端、抬。
装嫁妆的车也是各有分工的。以最“土豪”的新娘家搬嫁妆为例,第一辆装子孙桶(即马桶)、脚盆、浴盆、梳妆用品,第二辆装自行车,以永久牌或凤凰牌最为风光,第三辆装缝纫机,必须得是蝴蝶牌的,第四辆装被头、枕头,一般有十八床,第五辆装被絮箱、小皮箱,第六辆装樟木箱等,第七辆装电冰箱,第八辆装电风扇、小家电。八辆车装得满满的,一路望去风光万分。
如果新娘家境一般,譬如说没有冰箱、家电,那就可以把嫁妆分装得稀疏点,凑满八车,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嫁妆的轻重,决定娘家面子的光彩程度,也影响了新娘子今后在夫家的地位,所以张罗嫁妆,是“嫁囡”的重头戏。
仪式感满满的车嫁妆
结婚当天,大家将拖车从四面八方借来,擦去铁锈水,贴上红纸、缠上红绸条,弄得喜气洋洋。再备麻袋、被单、老布、木板,以防弄脏碰坏新嫁妆,专业程度堪比现在的搬家公司。
车嫁妆的人必先于踏新娘子队伍出发。前后八辆拖车,一长串车队浩浩荡荡,煞有气势。一到新娘子家场角头,就齐声吆喝:“一帮当官强盗来哉!”这时新娘子家便开始放鞭炮,人声鼎沸。车队在场上一字排开,“强盗们”大摇大摆步入客堂,新娘子家人给他们递烟倒茶,甚是恭敬。
此时,忙碌也开始了。新娘子大娘舅高唤一声“发妆哉”,他们就开始用红绸缠着的扁担挑起子孙捅,按规矩装车。
备受瞩目的车嫁妆
车刚出新娘子家,“强盗们”便开始争抢嫁妆里的茶食。有经验的“老强盗”,先下手为强,摸光藏在被头里的喜蛋,子孙桶里的糖果、长生果、枣子等。还有几个毛头小伙子啥东西都弄不着,当然不甘心,难免“争执”,快活无比。
嫁妆运到新郎家后,先排放在客堂里,有模有样地展示给大家,然后再将嫁妆放置到合适地方。车嫁妆是男人的事,而开箱子则是女人的事了,那是新娘子展示家当的重头时刻。箱子打开,如果有硬头货——银行存折,则会引来一阵尖叫,要是千把元的,新娘子也颜面生光。如果只有毛线、衣服、被褥,可就坍台了。
再晚些,亲戚朋友互相打着招呼,陆续离席。车嫁妆的男人却迟迟不肯离去,继续喝酒、吹牛、嘎讪胡、闹新房(闹洞房)。
嫁妆寄托着家人的祝福
见证了爱情的浪漫
不管物件怎么变化
它传承的情感却永远不会变
资料:白相到闵行
编辑:汤婧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